2022年10月16日上午,全球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围绕15个部分内容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断,其中不仅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也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为中国未来前进道路指明了战略方向。在当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报告有力地回应了关于“发展第一要务”、“非公经济”、“台湾问题”、“绿色发展”等诸多国内公众和国际社会关切的问题,充分展现了党中央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对未来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信心。报告为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国民自信。我们就二十大报告中的精要论述进行解读:
一、要点解读
1.二十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不仅对“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也提出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对于处于几十年“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而“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将大大增强市场和民众发展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
2.二十大报告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在当前抗疫特定时期,社会对于该问题产生一些疑虑。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并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做法以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要求,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居民的信心和耐心。
3.二十大报告明确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近期中国对资本无序扩张的限制,特别是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引发了关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争议,引发了外资和民营经济的担忧。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两个毫不动摇”,有利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有利于增强外资和民营企业在中国发展的信心。
4.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5.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尽管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但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从芯片到新能源领域,未来中美科技领域摩擦和技术争夺还将持续升级,只有进行持续的科技创新,并将其积极地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才能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6.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总书记的讲话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其既要求经济社会各方面全力向“无碳化”目标努力,但又要避免“锦标赛”或“一刀切”式的低效“减碳”;二是“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也是基于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能源能否实现低碳转型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关键。
7.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从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时期签署的《台湾旅行法》,到今年“佩洛西方访台”事件的发生,再到美参院外委会通过《台湾政策法》,中美对于台湾问题愈发敏感。而二十大关于台湾论题的再度定调,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祖国统一的坚定意志和实力,对反“独”促统的实现具有强烈的意义。
二、对市场的影响
二十大报告对于中国未来发展之路走向何方,如何走等重大战略性问题,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为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市场关切的若干问题,报告也给出了坚定有力的回应。因此,二十大报告大大增强了市场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信心,增强了各类资本对于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的信心,对资本市场构成长期基本面利好。
对于股票及股指:第一,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说明了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做法以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要求,这将有利于打消疫情背景下“发展是否还是第一要务”的疑问,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改善风险偏好;第二,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及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 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报告突出了制造业为核心、国家安全为根本。因此,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国家安全相关的军工、农业、新能源等都是政策长期支持的产业,从中长期看必将是市场的主流赛道,会受到长线资金的关注。中长期角度,科技成长风格受到的政策支持会更多,即中证500、中证1000的潜力更大。
对于大宗商品: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些战略方向和具体措施,有利于实体经济尽快恢复活力,有利于大宗商品的需求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一方面对大宗商品的需求端给予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期货市场交易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