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江西证监局连续发布3份处罚决定,对某证券分支机构采取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的行政监管措施,对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等4名当事人分别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存在:未在规定期为客户办理解除服务协议、夸大宣传等问题罚单披露,分公司存在对自身的服务能力和过往业绩进行夸大宣传和不实宣传、聘用未取得证券投资顾问资格人员实际为客户提供投顾服务、未在规定期限内为客户解除服务协议等行为,违反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七条、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二十四条的相关规定。陈某强作为分公司副总经理、经营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员,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责任。李某萱、胡某明、陈某作为直接当事人,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责任。监管明确要求:禁止对服务能力和过往业绩进行虚假、不实、误导性的营销宣传。虚假、不实,即不符合客观事实,这一点相对好理解,也比较容易判断,但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违规,这方面内容比较好界定,不再赘述了。误导性陈述,是指使投资人对其投资行为发生错误判断并产生重大影响的陈述,这里不仅包括虚假陈述、不实陈述,还包括不完整、不精确、有选着性和诱导性的陈述。通常,从业人员都喜欢在这地方做文章,借此达到让客户在自己这开户、开通某项业务或者购买某种金融产品的目的。看几个处罚案例中有关虚假/误导性陈述的表述,供之参考:
1.在网站首页、微信公众号“服务中心”栏目自称为“国内规模最大、投资效益最高的一家投资咨询机构”,该宣传内容缺乏事实根据。
2.提供给客户使用的手机应用上宣传投资顾问周某是“剑桥大学及牛津大学的公派硕士”“北京大学的金融硕士”“清华大学的特聘讲师”“曾在国内著名基金公司执业”“2011年创造7倍年化收益”“年化收益从未低于50%”。上述宣传与事实不符。
3.通过向客户夸大宣传公司“首席老师”“核心团队”实力、诱骗客户加入“核心QQ群”、虚构与私募等机构合作拉升股票的计划等手段,骗取客户信任,共向805名客户收取了服务费用。
4.业务员通过微信、QQ等网络聊天工具,散布虚假的股票交易截图、盈利信息、聊天记录,或者业务员冒充会员身份与客户聊天,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公司实力。
5.业务员对外宣称客户服务版本级别越高,推荐的分析师就越专业,以此吸引客户提高服务版本等级,缴纳更多会员费。但实际上存在安排客服人员冒充分析师、随机分配分析师而非按照服务收费等级分配分析师等行为。
6.向投资者发送含有“自上线以来还没有一只票亏损”“去年客户一年的年化收益达到135%,相当于你有100万可以赚135万”“投顾带客户去年平均年化收益是153%”“我在我们机构上班四年了,从来没有见过哪个用户说是在服务期内不赚钱的”等虚假内容的信息。
从监管处罚的情况来看,无证展业已成为分支机构违规重灾区!归总来看,这种违规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是要求员工无证展业,投顾服务、基金销售、IB业务等都是要在获取相关从业资格后方可展业的;二是要求中后台员工参与营销工作,监管要求利益冲突的岗位必须相分离,合规、风控、技术、交易等岗位是不能从事营销工作的。
当然,除了上述被所在机构或主管领导要求的情形以外,还有一些是从业人员自己受利益驱使主动为之的。但从客观事实看,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造成的,机构在这方面都是很难摆脱责任的,因此需要引起特别注意和足够重视! 这个违规事项在以往的处罚中还是比较少见的,先看一下监管要求吧。《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十四条: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应当约定,自签订协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客户可以书面通知方式提出解除协议。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收到客户解除协议书面通知时,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协议解除。《经纪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投资者向证券公司提出转户、销户的,证券公司应当在投资者提出申请并完成其账户交易结算后的两个交易日内办理完毕。证券公司应当为投资者转户、销户提供便利,不得违反规定限制投资者转户、销户。对于投顾业务服务协议的解除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收到客户书面通知即应该解除。对于转销户,这里的两个交易日是有前提条件的,是完成账户交易结算之后的两个交易日内办理完毕。账户交易结算包括:投资者完成存量在投业务(如基金代销、两融账户、股票期权等)。